首页 > 产品中心

水电厂安全性评价
2023年12月09日 产品中心
技术参数

  水轮机水导轴承摆度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集油槽漏油槽是否渗漏集油槽内的滤网是不是真的存在缺陷压力油,水轮发电机各部位的振动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发电机温度及油压保护设施是不是正常投入。

  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内容有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大方面。

  (4)运行中的机组在导水叶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导叶接力器活塞是不是真的存在卡涩或其他异常状况,控制环、拐臂等转动是否灵活,控制环是不是真的存在跳动现象。

  (l)转轮。①转轮叶片汽蚀、磨损状况(汽蚀、磨损面积、深度)是否严重,转轮叶片及上冠、下环与叶片连接的焊缝等处是否有裂纹等缺陷。②泄水锥紧固螺钉是不是真的存在个别掉落现象,加固焊缝是否裂开。③转轮叶片是否有裂纹、变形,转轮和水轮机大轴连接螺栓的安装是不是满足《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④转轮上、下迷宫环间隙是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

  (2)导水机构。①导水叶状况。导水叶磨损及背水面汽蚀(汽蚀面积、深度等)现象是否严重;导水叶封水面是否完整无损、端面及立面间隙值是否超差。③导叶接力器。导叶接力器水平度是不是满足要求,地脚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接力器动作是否灵活,漏油量是否超标准;接力器压紧行程是否在规定值之内;带销锭的导叶接力器,其锁锭装置是否能正常投入与切除。③双连臂连接螺栓紧固,不松动,剪断销及信号装置完好。

  (3)轴承及主轴密封:①水导轴承是否存在下列缺陷:转动油盆漏油;轴瓦温度过高超限或接近限值,冷却器危及安全运行;轴瓦乌金脱胎龟裂等未彻底处理;轴瓦间隙超标;瓦面接触点超出规定范围,局部不接触面积超过标准。③大轴水封不喷水。

  (4)蜗壳及尾水管:蜗壳表面防锈层是否完好,拼接焊缝是否存在缺陷;尾水管管壁汽蚀、磨损状况是否严重;十字补气架是否完好,补气管根部固定是否牢固;补气装置是否正常投入。

  (l)油压装置。①集油槽、漏油槽是否渗漏,集油槽内的滤网是否存在缺陷;②压力油

  罐的严密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③油泵及油泵电机是不是真的存在隐患,运转是否正常,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可靠;④安全阀、工作油泵、备用油泵的动作值整定是否符合要求;⑤油压降低到事故油压时,紧急停机的压力继电器是否能按整定值要求正常工作;⑥压油罐的自动补气装置及集油槽的油位发信装置、动作是否准确可靠;⑦油压装置所用油的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⑧压油罐的油位计指示是否准确,油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⑨压力油罐是否按时进行探伤试验。

  (2)调速器。①调速器电气柜是否有定期测量试验记录,是不是真的存在影响运行的隐患;②电气柜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能否实现自动切换;③测速装置输入信号消失时,机组能否保护所带的负荷,并不影响机组的正常或事故停机;④调速器机械柜是否有定期试验记录,是不是真的存在影响运行的隐患;⑤电液转换器动作是否灵活,是否列入定期检查维护;⑥调速器开机和关闭时间是否达到现场规程的要求,并且每半年检查一次;⑦调速器运行是否稳定,有无振动抽动;⑧调速器机械部分是否存在卡涩或锈蚀,透平油的油质是否合格;⑨紧急停机电磁阀能否正确动作,是否每半年检查一次;⑩甩负荷中,调速器动态品质是否达到要求;

  11飞摆电动机及飞摆:飞摆电动机温升是否过高;飞摆电动机和飞摆是否同心,转动是否灵活,飞摆针塞是否有卡涩现象;离心飞摆径向和轴向摆动是否超过标准;飞摆钢带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12电液转换器线路内阻及绝缘电阻是否符合线电液调节装置的特性是否符合线转速死区是否符合标准;15调节装置在电站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否具有抗各种干扰源的能力;16各回路间以及回路与机壳、大地之间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1)主阀。①主阀本体是否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隐患及重要缺陷;②主阀能否动水关闭;③旁通阀及旁通手阀是否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隐患和缺陷;④主阀接力器有无隐患、缺陷,有无泄漏;⑤主阀的开关时间是否符合规程要求;⑥主阀锁定装置是否正常,锁定能否正常投入;⑦主阀是否关闭严密不漏水;⑧操作系统液压、控制阀是否有卡涩现象。

  (2)油压装置。①集油槽、漏油槽是否渗漏,集油槽内的滤网是否存在缺陷;②压力油罐的严密性是否达到要求;③油泵及油泵电机是否存在隐患,运转是否正常,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可靠;④安全阀、工作油泵、备用油泵的动作值整定是否符合要求;⑤油压降低到事故油压时,紧急停机的压力继电器是否能按整定值要求正常工作;⑥压油罐的自动补气装置及集油槽的油位发信装置、动作是否准确可靠;⑦油压装置所用油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⑧压油罐的油位计指示是否准确,油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⑨压力油罐是否按时进行探伤试验。

  (1)油系统。①齿轮油泵供油、运转是否正常。②压榨滤油机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及隐患;③真空滤油机的油泵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隐患,真空泵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真空泵润滑箱的油质、油位是否正常,真空泵冷却水的水质水压是否符合使用要求;④净油箱内的油质是否合格,是否定期进行油化试验;⑤油系统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可靠;⑥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泄漏。

  (2)空气系统。①储气罐。本体是否存在严重缺陷,是否定期进行检验,是否存在缺陷未处理而继续运行的现象;储气罐安全阀是否能正常动作,是否定期进行校验。②空气压缩机及附件。空气压缩机本体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和隐患,备用空气压缩机能否正常投运;空压机排污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空压机各级安全阀是否能够正常动作。③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泄漏。

  (3)技术供水系统。①技术供水系统主备用水源是否安全可靠,水质是否符合要求;②机组冷却水的水压、流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滤水器、滤网是否存在缺陷,两组滤水器能否互为备用;④检修排水水泵是否存在缺陷,备用水泵能否正常投运,水泵轴承润滑油的油质

  、油位是否正常;⑤射流泵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正常排水;⑥离心式水泵是否存在缺陷,备用泵能否正常投运,水泵轴承润滑油的油质、油位是否正常;⑦深井水泵有无严重缺陷,轴承润滑水的供给是否正常,润滑油的油质、油位是否正常;⑧射流泵能否正常工作,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排水;⑨当集水井水位超过极限时,报警装置能否正常动作;⑩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漏泄现象。

  (5)发电机定子绕组、铁芯、热风、冷风等运行温度是否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定子、转子是否存在局部过热、温升异常现象。

  (7)高压油顶转子装置(制动装置):①各制动器是否漏油,严密性是否满足标准要求;②制动器与转子刹车环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制动系统管路、阀件等是否存在渗漏现象;④高压油顶转子装置在开机前是否能顺利项起转子,活塞能否自动复位,停机时是否能准确投入制动并自动复位。

  (4)与推力头卡环配合的发电机主轴轴颈,在近期的大修或小修时是否进行过探伤检测,探伤报告和记录等资料是否齐全。

  (5)各轴承的技术状况。①推力轴承(A类合金瓦):各块瓦面是否完整无损,各瓦受力是否均匀,瓦面接触点及局部不接触面积是否在标准范围内;B类弹性金属塑料瓦:各瓦块瓦面是否完整无损,是否存在脱胎、脱壳、裂纹等缺陷;各瓦受力是否均匀,瓦面磨损值是否超过标准。②导轴承(上导、下导)瓦面是否完整无损,是否存在脱胎、脱壳、裂纹等缺陷;瓦面接触点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局部不接触面积是否超过标准;各导轴承轴瓦间隙调整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其他与轴承有关的项目:各轴承油槽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各轴承油冷却器是否存在漏水现象或其他缺陷,是否按规定定期进行清洗、检查和做水压试验;轴承油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油位指示是否线.计划检修

  (1)设备编号及标志。①阀门编号及开关方向是否齐全清晰;②管道涂色和色环、介质名称及流向标志是否齐全清晰;③主设备及辅助设备名称编号及转动方向是否齐全清晰;④操作盘、仪表盘上控制开关、仪表保险、二次回路连接片名称是否齐全、清晰,仪表额定值处是否划有红线)技术资料。①设备大、小修总结是否及时完整;②设备的技术档案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2)各导轴承及推力油位是否正常,油位信号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发信正常。

  (l)上导及推力轴承、下导、水导的温度,各机组巡检、调速器油压是否正常投入运行,调速器压油罐是否有信号,并动作于停机。

  (8)水系统(压力表)。①冷却水总管压力表是否正常投入;②轴承进水侧水压表、滤水器前后水压表是否正常投入;③顶盖取水压力表、水封压力表是否正常投入;④水导冷却水压力,下导、上导及推力冷却水压力是否正常投入。

  (9)油系统。①滤油机压力计是否正常;②各机组油箱(油罐)油位、压力监测、压力信号是否正常投入;③机组主阀压油罐油位监测及压力监测是否正常投入;④接力器油压是否正常投入;⑤推力轴承、下导轴承油位信号是否正常投入;③回油箱油位信号是否正常;①主阀压油装置信号是否正常;③调速器、电液转换器油压是否正常;②油泵出口滤油器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10)汽系统。①空压机自动备用压力是否正常投入;②低压罐压力报警压力位置启动是否正常;③空压机出口压力是否正常;④高压贮气监测压力及控制压力是否正常投入;⑤调速油罐补气气压监测报警自动补气是否正常。

  (11)辅助设备。①各发电机检修射流泵是否正常投入;③检修水泵是否正常投入;③集水井射流泵是否正常投入;④深井泵抽水压力是否正常;⑤机组振动监测是否正常。

  (l)热工盘(柜)上的电源开关、熔断器、连接片、端子排的名称和标号是否符合规定。

  (2)评价期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所进行监视记录的开关量(电量和非电量),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监控系统是否能自动或按运行人员的指令实时打印记录,主要设备的各种操作、事故和故障记录及有关参数和表格,是否定时打樱

  (5)监控系统能否根据负荷曲线或预定的调节原则,或上级调度所实时发来的有功功率给定值,以节水多发为目标,并考虑到最低限度旋转备用,在躲开振动、汽蚀等条件约束下,确定开机组合方式及最优负荷分配。

  (6)监控系统是否能采取计算机联网数据通信,同时实现远动功能或电厂监控系统与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远动规约互联的方式,实现上级调度对电厂的远动功能。

  1)自动统计主设备的运行小时数、投切次数、事故次数等数据,建立主设备的运行档案。

  (15)监控系统职责分工是否完善,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管理是否明确完备。

  (l)电气安全用具,如绝缘操作杆、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携带型接地线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有无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安装漏电保安器的具体规定,是否严格执行。

  (6)生产及非生产用电机、电器等应接零或接地的部分,是否已有可靠的保护接零或接地。

  (5)安全帽形状、材料、现状,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l)各式起重机(门式、桥式起重机,汽车、履带和其他流动式起重机及斗臂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起重用钢丝绳,纤维绳(麻绳、棕绳、棉纱绳)、吊钩、夹头、卡杯、吊环等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试验。

  (1)楼板、地面孔洞的栏杆、盖板、护板是否齐全,符合设计及现场安全要求。

  (2)有无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是否落实,机动车司机是否持有合格证或驾驶许可证。

  (6)消防泰有无远方启动装置,有无定期试验制度,是否落实。全厂停电时,消防泵有无外部电源或采用其他措施保证消防水源不中断。

  (5)是否根据地震预报及有关部门要求,对主变压器、蓄电池及其他设备采取了抗震措施。

  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编制和使用说明一、开展电力生产单位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多年来,电力生产各级主管部门和电力生产单位,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发、供电,一直坚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情况综合分析和评价。实践证明,这种工作对于总结事故教训、制订反事故措施、防止重大事故及降低频发性事故,不论是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是不可缺少的,其所以还要开展安全性评价,主要是由于:

  (1)以往的安全分析和评价,一般只是对生产事故、障碍等“已经发生”的不安全情况和事后暴露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客观存在的潜伏性危险因素却很少涉及,并且通常是按事故次数的多少、事故率的高低、事故和事故率增减的百分数,有无特大、重大、恶性事故,以及创造几个百日无事故安全记录等来进行评价。经验表明,这种评价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正如对一个人不进行系统全面的体检,而只从前一段时间的病历来评价其健康状况一样。

  (2)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事故是由于若干现存或潜伏的危险因素中,按一定的概率,随机出现的“激发条件”(即引发事故的这样一组或那样一组危险因素同时出现的条件)形成的。为了分析事故趋势,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不仅要根据DL588—9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全面收集和分析事故、障碍、异常等不安全情况,而且必须对尚未形成事故的种种危险因素及其形成激发条件的可能性,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研究,才能很好地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安全情况的发展趋势,抓准反事故斗争的重点,更加有成效地组织反事故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根据上述两点,一般来说,一个电厂仅仅通过事故、障碍和异常的分析,很难准确地评价自身的安全基础处于什么水平。往往只有是大体上或凭印象给予评价,如:“不牢”“薄弱”等等,但哪些方面“不牢”,特别是“不牢”到什么程度,就缺乏科学的依据,甚至根本无法回答,因此安全情况的底数总是若明若暗。安全性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安全生产管理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全性评价在国外也称作“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它一般是用于对一个系统(如:一项工程设计、一个工艺流程、一个装置或设备等)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并给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安全检查表”法就是属于一种定性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大致的评价。定量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60年代初期美国人维森(Watson)提出的“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方法,计算出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而计算出风险率,然后同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决定一个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可以被接受或必须改进;另一种是“指数法”,即对各种危险因素(物质的、工艺的、环境的),根据其危险性大小,确定一系列的指数(或点数),然后计算出指数(或点数)合计,并以其数值大小划分危险等级,确定各种不同的对策。美国道氏化学公司(DowsChemicalCo.)自60年代起即开始使用这一方法评价化学工厂的火灾危险性。70年代,这一方法在国际上已得到了承认和推广。由于我们评价的系统比较庞大而复杂,我们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属于“指数法”这种模式。安全性评价是一门新兴的软科学,它只不过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虽然仍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阶段,但已受到世界上工业先进国家的重视。在原子能工业、航天和航空工业、生产危险品的化学工业中都已广泛采用,并有向一般工业推广的趋势。1995年,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编写完成了《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填补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空白。据此,原电力部安全专家先后对广州珠江电厂、江阴利港电厂、广东沙角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电力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做了安全性评价工作。从1997年8月开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在直属发、供电单位开展指令性安全性评价工作,经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全部2个火电厂和供电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在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领导明确要求各网省公司要选一个火电厂和一个供电公司进行安全性评价试点。现在安全性评价在全国电力系统得到了普遍的开展,并取得了实效。

  如前所述,不论是从电力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还是从积极向国外学习运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推进安全管理两经出发,电力生产单位安全性评价工作都是势在必行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有5条:

  (1)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是从防止电业生产特大、重大、恶性和频发性事故出发,对设备系统、劳动安全、作业环境和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辨识,摸清安全基础的底数。

  (2)安全性评价的内容或因素所要求具备的资料、记录、统计数字、图纸、图表等,一般都限于现行有关规程、标准明确规定必须具备的;少数在现行规程、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则应是基层单位组织和指挥安全生产所必须的。

  (3)安全性评价的办法应该具有科学性,同时又必需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只能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学性。

  (4)安全性评价主要评价的是查评时现存的危险因素,凡是“现存的”危险因素,都要影响评价,不涉及它的存在是否为本企业的责任。有些评价项目提出查评“评价期”内的情况,目的也是为了查明现存的危险因素。“评价期”一般为查评前3~6个月,最多1年,由查评组掌握。已经彻底消除的危险因素,虽然曾在评价期内发生过,也不再影响评价。

  (5)最重要的一点,安全性评价应当是基层生产单位自觉运用的一种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一种对本单位的安全基础进行自我诊断的有力手段。它是否具有生命力,最根本的在于能不能很好的为基层单位加强安全基础服务,为基层单位领导正确组织各项反事故工作服务,为领导在安全生产问题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服务,同时也在于能不能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安全评价自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其一步步地完善化。

  安全性评价涉及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专业,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发电厂安全第一责任者的有力支持,需要由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领导,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起来。总之,我们期望通过开展电力生产单位安全性评价,能从防止电业生产事故、特别是特大、重大、恶性及频发性事故的角度,辨识出电力生产单位安全基础强弱的程度。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辨识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少及其严重程度。辨识出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校在全面、充分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有预见性地、有重点地、有计划地开展反事故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发、供电。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不同,评价内容也自然有所不同。我们搞的安全性评价,目的是从防止电力生产特大、重大、恶性和频发性事故出发评价“安全基幢的状况,评价内容应以反映上述事故的有关“危险因素”为主。“安全基幢系指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设备(含机具、劳动环境)、管理和人员素质三个方面,但是为了使评价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我们将评价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产设备;第二部分——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第三部分——安全生产管理。

  为使安全性评价向定量的方向发展,我们对评价项目设定了“标准分”、“标准分”分配的合理性是决定安全评价定量是否科学的关键。只有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随意的影响,才有可能保证它的科学性。从我们实践的情况看,按照风险率(即事故频率和事故平均损失的乘积)分配标准分,由于目前事故损失统计尚不完善,很难满足科学性的要求。由于水机、电机、电气设备、自动、水工等专业之间查评的范围、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专业之间分配的总分也不完全相同,其中,水轮机(含水泵水轮机)为1300分,发电机(含发电电动机)及励磁系统为900分,电气设备为1050分,水电厂自动装置为400分,水库及水工建筑物为750分,计算机监控系统为410分,劳动安全、作业环境及防火、防爆评价为1100分,安全生产管理评价为1200分。由于评价结果是以本部分、本专业的相对得分率为依据,总分的不完全一致对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并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我们在确定和分配“标准分”的另一条体会是:各专业评价项目的设置取决于各专业自身的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有些专业评价项目就多,而有些专业评价项目就少,因此各专业“总分”不一,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设置评价因素和对其进行评定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据,我们采取了两种形式:①对于生产设备和安全管理,主要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和部、局颁发的反事故措施;为了开展工作的方便,对部分有可能对依据产生疑问的评价项目,我们具体列出了查评依据的出处。②对于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的部分,主要是采用评价检查表(见附录一)的形式,在评价检查表中列出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这里的合格与不合格,只是对起码的安全条件而言,不能看成是全面的安全要求。

  查证方法也是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两方面考虑的,我们主张能全数查评的应尽可能全数查评,抽样查评主要是从上级主管部门核查评价工作质量时采用的。

  查评项目的设置都是有依据的,这些依据也是确定评分标准的基矗查评人员掌握熟悉查评依据和严格按查评依据查评是非常重要的。不掌握查评依据进行查评将达不到评价目的,在查评上切不可以个人经验代替、变更查评依据的各项规定。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所采用的查证方法有7种:现场检查、查阅和分析资料、现场考问、实物检查或实物抽样检查、仪表指示观测和分析、调查和询问、现场试验或测试等。根据评价项目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查证方法有主有从,但要配合应用,互相补充。如查阅和分

  析资料,包括各种有关记录、试验报告、检修报告、设备台帐、图纸、规程制度以及管理文档等,是安全性评价查证中一种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查评方法,如果在查阅分析资料上下功夫,就能透视被查单位设备、运行、监督和管理状况。配合现场检查,相互补充,就能保证查证的广度和深度。

  安全性评价需要查评人、物、环境各个方面的危险因素,但管理的因素是渗透到人、物、环境各个方面的,而且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消除危险因素或使危险因素受控,再加上人、物、环境的因素存在着很多不可能直接查评的问题,因此,查管理因素往往就构成了查评危险因素的切入点和手段,而且对人、物、环境等方面查出的具体危险因素一般都要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管理上的漏洞,才对企业改进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安全性评价不是技术诊断,单纯抓技术而不问管理,可能使安全性评价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由于评价项目类型不同,采用的评分方法也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评得合理和利于操作。一般来说,凡能直接具体地列出扣分标准时,都尽可能具体列出。对具体列出有困难的则采劝分档”办法,分别列出分档条件,如:评价某项“反措”落实情况时,分为“完全落实”、“基本落实”、“差距较大”;评价某些设备存在的缺陷时,分为“严重缺陷”、“重要缺陷”等。这样设定标准,表面看上去不够具体,但由于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一一列举,硬是以偏概全地设定标准,对查评人员的客观评判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只要查评人员技术素质满足要求,评价一般不会有大的出入,即使偶尔发生此种情况,则可以多数意见为准或采用平均分,同时也可在评价结果中保留个别查评人员坚持的重大分歧意见。此外,在劳动安全这一部分中,还采取了计算合格率并按合格率比例扣减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查评对象数量较大的情况。

  具体扣分多少,采用按百分数扣减办法,这主要是为了查评人员容易掌握和平衡扣分力度,同时也为了今后调整标准分量值时,如无特殊需要,即可不再变动扣分标准,为了便于计算,扣分幅度以10%的为单位。

  为了使关键项目的得分能在各部分或各专业部分中体现出应有的重要影响,我们除了在标准分的分配上,不同程度的加大其比重之外,在扣分上也相应地加大了力度,即同时部分地或全部地扣减其某项的标准分。目前,在评价项目标准分分配的“权数”尚未能通过计算予以解决之前,这样做是使安全基础强弱得以借“数量”形式较为合理地予以体现的必要措施。在安全管理部分“现代化安全管理”中,除应用计算机分析事故等两项外,其余的评价项目都属探索性质,按原则可以不列,只是为了推动现代化管理才予以列入,故只加分不扣分,加分部分单独统计。

  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反映出现场防护只是影响事故发生的一个方面,如果不对管理、职工基本安全素质,特别是现场自觉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情况进行查评,安全性评价则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查评时,强调了现场动态检查。

  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对危险因素的视别能力,一个人身在险中不知险就会很难谈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

  职工的基本安全素质对于防止事故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对与本岗位相关的安全规程、技术规程的掌握程度,对待安全工作的态度,对本岗位基本的技术、技能、有关安全知识的掌握等等。要切实防止事故的发生,对职工的基本安全素质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1997年新疆天池公司发生了因缺氧、有毒环境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某单位擅自改造卷扬机卷筒,造成群伤事故等。在条款设置时,增加了相关内容。在检查表中将吊钩、钢丝绳、滑轮组胶卷筒的评价检查表单独列出,突出其重要性。

  “安全生产管理”部分,是在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安全管理”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重组和较大调整后编制出来的。

  把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用责任制的落实与否进行评价。也可以说,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单位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特别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大检查,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切入点,查找和分析被查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特点是:

  定量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一般是用综合性单一数字表达,但我们不可能从定性到定量一步到位。为了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2)把各部分的“得分率”放在评价的主要位置,重要分析哪一部分危险因素多、安全基础差;

  评价结束后,查评人员应依据查评结果和各项扣分的主要原因,填写《安全性评价结果明细表》(见附录三)、《安全性评价总评表》(见附录二)、《检查发现(重大)问题及整改措施表》(见附录五),提供给有关领导,以便改进和指导下一步的安全工作,还可以在下次查评时用以检查上次查评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整改完成。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某一项目可能扣到零分时(不计负分)查评仍应将剩余的项目查完,而不能因为没有分可扣就不再继续查评。

  (2)由于增加了动态评价的条款,查评的工作量和难度加大。各单位进行自查时,应按条款全面查评。若上级组织进行评价,查评动态检查的条款可能会遇到困难,可以不进行评价,其条款的得分应从标准分中扣除,并在评价报告中予以说明。

  (3)在评价检查表中,列出了查评总件数、不合格率等内容。在评价打分时,大部分是不按不合格率评分,不合格率统计仅供各单位自查时使用。

  (4)将吊钩、钢丝绳、滑轮及卷筒等单独列表,是为了突出其重要性。在起重设备评价检查表中没有再提出,因而在进行起重设备的评价时,要综合使用。

  (5)设置了工具等的使用检查表,是为了评价使用者的基本安全素质。在“查证方法”一栏中只提到如01号检查表,实际是包括了01—1号表,即动态检查表。在计算某一条款的得分时,应根据两个表(有的项目是一个)的检查结果给分。

  (6)评价条款包括了党委系统和工会系统的安全生产职责,这些职责都是原电力部明确规定的,企业自评时应进行评价。上级组织评价时,可以评价,也可以不评价。为保证完整性,可以把企业自查的情况纳入专家评价报告。

  1.查评组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认为,不按标准改进且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应按存在严重危险因素评价;有条件改进且技术经济合理的,应建议改进;否则应建议制订补救措施(含组织措施)。

  2.查评组根据查评单位多年运行生产经验分析认为,原有设备也可基本保证安全生产,但按标准改进后,可显著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则可按存在一般危险因素评价。建议制订补救措施(含组织措施),如费用不多、工作量不大,也可建议按标准改进。

  3.查评组关于按标准改进的建议,如涉及面较大,资金较多者,由上级主管单位酌定。

  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大方面。

  (4)运行中的机组在导水叶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导叶接力器活塞是否存在卡涩或其他异常状况,控制环、拐臂等转动是否灵活,控制环是否存在跳动现象。

  (l)转轮。①转轮叶片汽蚀、磨损状况(汽蚀、磨损面积、深度)是否严重,转轮叶片及上冠、下环与叶片连接的焊缝等处是否有裂纹等缺陷。②泄水锥紧固螺钉是否存在个别掉落现象,加固焊缝是否裂开。③转轮叶片是否有裂纹、变形,转轮和水轮机大轴连接螺栓的安装是否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④转轮上、下迷宫环间隙是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

  (2)导水机构。①导水叶状况。导水叶磨损及背水面汽蚀(汽蚀面积、深度等)现象是否严重;导水叶封水面是否完整无损、端面及立面间隙值是否超差。③导叶接力器。导叶接力器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地脚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接力器动作是否灵活,漏油量是否超标准;接力器压紧行程是否在规定值之内;带销锭的导叶接力器,其锁锭装置是否能正常投入与切除。③双连臂连接螺栓紧固,不松动,剪断销及信号装置完好。

  (3)轴承及主轴密封:①水导轴承是否存在下列缺陷:转动油盆漏油;轴瓦温度过高超限或接近限值,冷却器危及安全运行;轴瓦乌金脱胎龟裂等未彻底处理;轴瓦间隙超标;瓦面接触点超出规定范围,局部不接触面积超过标准。③大轴水封不喷水。

  (4)蜗壳及尾水管:蜗壳表面防锈层是否完好,拼接焊缝是否存在缺陷;尾水管管壁汽蚀、磨损状况是不是严重;十字补气架是否完好,补气管根部固定是否牢固;补气装置是不是正常投入。

  (l)油压装置。①集油槽、漏油槽是否渗漏,集油槽内的滤网是不是真的存在缺陷;②压力油罐的严密性是不是满足要求;③油泵及油泵电机是否存在隐患,运转是否正常,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可靠;④安全阀、工作油泵、备用油泵的动作值整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⑤油压降低到事故油压时,紧急停机的压力继电器是否能按整定值要求正常工作;⑥压油罐的自动补气装置及集油槽的油位发信装置、动作是否准确可靠;⑦油压装置所用油的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⑧压油罐的油位计指示是否准确,油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⑨压力油罐是否按时进行探伤试验。

  (2)调速器。①调速器电气柜是否有定期测量试验记录,是不是真的存在影响运行的隐患;②电气柜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能否实现自动切换;③测速装置输入信号消失时,机组能否保护所带的负荷,并不影响机组的正常或事故停机;④调速器机械柜是否有定期试验记录,是否存在影响运行的隐患;⑤电液转换器动作是否灵活,是否列入定期检查维护;⑥调速器开机和关闭时间是否达到现场规程的要求,并且每半年检查一次;⑦调速器运行是否稳定,有无振动抽动;⑧调速器机械部分是否存在卡涩或锈蚀,透平油的油质是否合格;⑨紧急停机电磁阀能否正确动作,是否每半年检查一次;⑩甩负荷中,调速器动态品质是否达到要求;11飞摆电动机及飞摆:飞摆电动机温升是否过高;飞摆电动机和飞摆是否同心,转动是否灵活,飞摆针塞是否有卡涩现象;离心飞摆径向和轴向摆动是否超过标准;飞摆钢带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12电液转换器线路内阻及绝缘电阻是否符合线电液调节装置的特性是否符合线转速死区是否符合标准;15调节装置在电站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否具有抗各种干扰源的能力;16各回路间以及回路与机壳、大地之间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1)主阀。①主阀本体是否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隐患及重要缺陷;②主阀能否动水关闭;③旁通阀及旁通手阀是否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隐患和缺陷;④主阀接力器有无隐患、缺陷,有无泄漏;⑤主阀的开关时间是否符合规程要求;⑥主阀锁定装置是不是正常,锁定能否正常投入;⑦主阀是否关闭严密不漏水;⑧操作系统液压、控制阀是否有卡涩现象。

  (2)油压装置。①集油槽、漏油槽是否渗漏,集油槽内的滤网是否存在缺陷;②压力油罐的严密性是否达到要求;③油泵及油泵电机是否存在隐患,运转是否正常,启动和停止动作可不可靠;④安全阀、工作油泵、备用油泵的动作值整定是不是满足要求;⑤油压降低到事故油压时,紧急停机的压力继电器是否能按整定值要求正常工作;⑥压油罐的自动补气装

  置及集油槽的油位发信装置、动作是否准确可靠;⑦油压装置所用油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⑧压油罐的油位计指示是否准确,油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⑨压力油罐是否按时进行探伤试验。

  (1)油系统。①齿轮油泵供油、运转是否正常。②压榨滤油机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及隐患;③真空滤油机的油泵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隐患,真空泵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真空泵润滑箱的油质、油位是否正常,真空泵冷却水的水质水压是否符合使用要求;④净油箱内的油质是否合格,是否定期进行油化试验;⑤油系统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可靠;⑥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泄漏。

  (2)空气系统。①储气罐。本体是否存在严重缺陷,是否定期进行检验,是否存在缺陷未处理而继续运行的现象;储气罐安全阀是否能正常动作,是否定期进行校验。②空气压缩机及附件。空气压缩机本体有无危及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和隐患,备用空气压缩机能否正常投运;空压机排污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空压机各级安全阀是否能够正常动作。③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泄漏。

  (3)技术供水系统。①技术供水系统主备用水源是否安全可靠,水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②机组冷却水的水压、流量是不是满足设计要求;③滤水器、滤网是不是真的存在缺陷,两组滤水器能否互为备用;④检修排水水泵是不是真的存在缺陷,备用水泵能否正常投运,水泵轴承润滑油的油质

  、油位是否正常;⑤射流泵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正常排水;⑥离心式水泵是否存在缺陷,备用泵能否正常投运,水泵轴承润滑油的油质、油位是否正常;⑦深井水泵有无严重缺陷,轴承润滑水的供给是否正常,润滑油的油质、油位是否正常;⑧射流泵能否正常工作,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排水;⑨当集水井水位超过极限时,报警装置能否正常动作;⑩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漏泄现象。

  (5)发电机定子绕组、铁芯、热风、冷风等运行温度是否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定子、转子是否存在局部过热、温升异常现象。

  (7)高压油顶转子装置(制动装置):①各制动器是否漏油,严密性是否满足标准要求;②制动器与转子刹车环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制动系统管路、阀件等是否存在渗漏现象;④高压油顶转子装置在开机前是否能顺利项起转子,活塞能否自动复位,停机时是否能准确投入制动并自动复位。

  (4)与推力头卡环配合的发电机主轴轴颈,在近期的大修或小修时是否进行过探伤检测,探伤报告和记录等资料是否齐全。

  (5)各轴承的技术状况。①推力轴承(A类合金瓦):各块瓦面是否完整无损,各瓦受力是否均匀,瓦面接触点及局部不接触面积是否在标准范围内;B类弹性金属塑料瓦:各瓦块瓦面是否完整无损,是否存在脱胎、脱壳、裂纹等缺陷;各瓦受力是否均匀,瓦面磨损值是否超过标准。②导轴承(上导、下导)瓦面是否完整无损,是否存在脱胎、脱壳、裂纹等缺陷;瓦面接触点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局部不接触面积是否超过标准;各导轴承轴瓦间隙调整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其他与轴承有关的项目:各轴承油槽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各轴承油冷却器是否存在漏水现象或其他缺陷,是否按规定定期进行清洗、检查和做水压试验;轴承油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油位指示是否线.计划检修

  (1)设备编号及标志。①阀门编号及开关方向是否齐全清晰;②管道涂色和色环、介质名称及流向标志是否齐全清晰;③主设备及辅助设备名称编号及转动方向是否齐全清晰;④操作盘、仪表盘上控制开关、仪表保险、二次回路连接片名称是否齐全、清晰,仪表额定值处是否划有红线)技术资料。①设备大、小修总结是否及时完整;②设备的技术档案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2)各导轴承及推力油位是否正常,油位信号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发信正常。

  (l)上导及推力轴承、下导、水导的温度,各机组巡检、调速器油压是否正常投入运行,调速器压油罐是否有信号,并动作于停机。

  (8)水系统(压力表)。①冷却水总管压力表是否正常投入;②轴承进水侧水压表、滤水器前后水压表是否正常投入;③顶盖取水压力表、水封压力表是否正常投入;④水导冷却水压力,下导、上导及推力冷却水压力是否正常投入。

  (9)油系统。①滤油机压力计是否正常;②各机组油箱(油罐)油位、压力监测、压力信号是否正常投入;③机组主阀压油罐油位监测及压力监测是否正常投入;④接力器油压是否正常投入;⑤推力轴承、下导轴承油位信号是否正常投入;③回油箱油位信号是否正常;①主阀压油装置信号是否正常;③调速器、电液转换器油压是否正常;②油泵出口滤油器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10)汽系统。①空压机自动备用压力是否正常投入;②低压罐压力报警压力位置启动是否正常;③空压机出口压力是否正常;④高压贮气监测压力及控制压力是否正常投入;⑤调速油罐补气气压监测报警自动补气是否正常。

  (11)辅助设备。①各发电机检修射流泵是否正常投入;③检修水泵是否正常投入;③集水井射流泵是否正常投入;④深井泵抽水压力是否正常;⑤机组振动监测是否正常。

  (l)热工盘(柜)上的电源开关、熔断器、连接片、端子排的名称和标号是否符合规定。

  (2)评价期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所进行监视记录的开关量(电量和非电量),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监控系统是否能自动或按运行人员的指令实时打印记录,主要设备的各种操作、事故和故障记录及有关参数和表格,是否定时打樱

  (5)监控系统能否根据负荷曲线或预定的调节原则,或上级调度所实时发来的有功功率给定值,以节水多发为目标,并考虑到最低限度旋转备用,在躲开振动、汽蚀等条件约束下,确定开机组合方式及最优负荷分配。

  (6)监控系统是否能采取计算机联网数据通信,同时实现远动功能或电厂监控系统与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远动规约互联的方式,实现上级调度对电厂的远动功能。

  1)自动统计主设备的运行小时数、投切次数、事故次数等数据,建立主设备的运行档案。

  (15)监控系统职责分工是否完善,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管理是否明确完备。

  (l)电气安全用具,如绝缘操作杆、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携带型接地线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有无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安装漏电保安器的具体规定,是否严格执行。

  (6)生产及非生产用电机、电器等应接零或接地的部分,是否已有可靠的保护接零或接地。

  (5)安全帽形状、材料、现状,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l)各式起重机(门式、桥式起重机,汽车、履带和其他流动式起重机及斗臂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起重用钢丝绳,纤维绳(麻绳、棕绳、棉纱绳)、吊钩、夹头、卡杯、吊环等是否按规定进行按时进行检查试验。

  (1)楼板、地面孔洞的栏杆、盖板、护板是否齐全,符合设计及现场安全要求。

  (2)有无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是否落实,机动车司机是否持有合格证或驾驶许可证。

  (6)消防泰有无远方启动装置,有无定期试验制度,是否落实。全厂停电时,消防泵有无外部电源或采用其他措施保证消防水源不中断。

  (5)是否根据地震预报及有关部门要求,对主变压器、蓄电池及其他设备采取了抗震措施。

< 上一个 下一个 >
网站问题反馈Copyright © 2021 江南电竞app官方下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江南电竞app官方下载
浙公网安备 网站地图